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2021-02-08 12:29:1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盛大林

 202126日《光明日报》报道:中文核心期刊《文艺研究》2021年第1期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《〈唐诗三百首〉的软硬伤及其成因》。文章作者为央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。

据报道,李定广指出了《唐诗三百首》的三大“软伤”、五大“硬伤”。其中包括“作者张冠李戴”、“诗人时代归属错误”、“诗体分类不当”、“随意缩减原诗题目”等问题。

关于“随意缩减原诗题目”,李定广举了3个例子:一是李白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”被缩减为“送孟浩然之广陵”、“静夜思”被缩减为“夜思”,裴迪的“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”被缩减为“送崔九”。

这些诗题真的是《唐诗三百首》缩减的吗?非也!

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者为蘅塘退士(1711—1778),原名孙洙。该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5)编辑完成。而在此前,几个所谓被缩减的诗题就有了。

 

(一)关于李白的《送孟浩然》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姚铉(1123—1202)《唐文粹》的明嘉靖三年(1524)刻本,诗题为“送孟浩然之广陵”。笔者查验,该文献的多个明刻本都是这个诗题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洪迈(1123—1202)《万首唐人绝句》的明嘉靖年间刻本。此中诗题为“送孟君之广陵”,也没有“黄鹤楼”三字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王士禛(16341711)编选的《唐人万首绝句选》中也是“送孟浩然之广陵”。1711年,王士禛去世,蘅塘退士出生。《唐人万首绝句选》肯定早于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沈德潜(16731769)的《唐诗别裁》。该书初刻于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,这一年,蘅塘退士才7岁。

当然,在大多数文献及古籍中,此诗的题目为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”,但不能说“送孟浩然之广陵”是错的,更不能说是《唐诗三百首》“随意缩减”的。蘅塘退士只是作了不同于多数的选择而已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敦煌残卷,出自唐人之手,现存最古的唐诗文献。此中的诗题为“黄鹤楼送孟浩然下惟杨”。若论时间先后,这个诗题可能才是元本。也就是说,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也是经过窜改的诗题。

 

(二)关于李白的《夜思》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也是沈德潜的《唐诗别裁》,此中的诗题即为“夜思”。也就是说,《唐诗三百首》中的诗题也有所本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宋宗元(生卒年不详,1738年中举)的《网师园唐诗笺》,此中亦为“夜思”。此书问世的时间与《唐诗三百首》差不多。

 

(三)关于裴迪《送崔九》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洪迈《万首唐人绝句》的明嘉靖刻本。此中的诗题即为“送崔九”。

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的“硬伤”

这是王士禛的《唐人万首绝句选》,此中的诗题亦为“送崔九”。

其实,本诗还有一个诗题,叫“留别王维”。孟浩然、崔兴宗等都有题为“留别王维”的诗作。

“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”,这个诗题实在太拗口了;“留别王维”的同题诗又多。作为普及性启蒙读物,《唐诗三百首》选择“送崔九”这个题目,是正常的,也是合适的。

总而言之,《唐诗三百首》中的这3个诗题都是取自前人的文献,而不是编者“随意缩减”的。作为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学术总负责人,如此疏于考证,令人大跌眼镜。

 

(其他方面问题,相对复杂一些。暂且搁下,以后再说。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