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《古柏行》——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再考(2)
2021-04-06 19:37:0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按:20209月,央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教授编注的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该书对《唐诗三百首》中的诗文作了50多处校正。李定广教授是名家,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名社。抱着学习的态度,笔者对修改之处也作了一些考查,竟发现李教授的校正大都失考,或存在其他问题。为正视听,亦为求真,笔者拟写作一个系列短文(预计40篇左右),以就教于李定广教授,也献给七十华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正在热播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。

 

杜甫《古柏行》

——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再考(2

 

孔明庙前有老柏,柯如青铜根如石。
霜皮溜雨四十围,黛色参天二千尺。
君臣已与时际会,树木犹为人爱惜。
云来气接巫峡长,月出寒通雪山白。
忆昨路绕锦亭东,先主武侯同閟宫。
崔嵬枝干郊原古,窈窕丹青户牖空。
落落盘踞虽得地,冥冥孤高多烈风。
扶持自是神明力,正直原因造化功。
大厦如倾要梁栋,万牛回首丘山重。
不露文章世已惊,未辞翦伐谁能送?
苦心岂免容蝼蚁,香叶经宿鸾凤。
志士人莫怨嗟:古来材大难为用。

李定广编注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第12页,《杜甫《古柏行》诗后注曰:“终,蘅塘退士原编臆改作‘曾’,据《杜少陵集》《全唐诗》改正。”“幽,蘅塘退士原编臆改作‘仁’,据《杜少陵集》《全唐诗》改正。”

杜甫《古柏行》——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再考(2)

蘅塘退士原编《唐诗三百首》已经失传,流传下来的都是注本。笔者从数据库中检索到了《唐诗三百首》的3种古籍注本。其中,清道光十四年(1834)立言堂刻本(上图左)和清光绪十六年(1890)石渠山房刻本(上图右)为“终”和“幽”,清光绪十一年(1885)四籐吟社重刻本(上图中)为“曾”和“仁”。这意味着,《唐诗三百首》原编即为“终”和“幽”,根本不存在所谓蘅塘退士“臆改”的问题。

在民国及现代出版的《唐诗三百首》中,确有不少版本为“曾”和“仁”,比如中华书局1957年版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,这些版本应该是承袭了四籘吟社刻本。但为“终”和“幽”的版本更多,比如朱麟注《(注释作法)唐诗三百首》国学整理社民国二十五年(1938)版、邱燮友注《新译唐诗三百首》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版、陶今雁注《唐诗三百首详注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,等等。

杜甫《古柏行》——《分类唐诗三百首》再考(2)  

不过,“曾”不一定是错的。在宋刻本《唐文粹》(上图左)和四库本《御选唐诗》(上图右)等文献版本中,即为“香叶曾经宿鸾凤”。根据上下文意,“曾”比“终”更通顺。

谢承《后汉书》载:“方储遭母忧,种松柏,鸾栖其上。”《焦氏易林》曰:“枝叶盛茂,鸾凤以庇。”也就是说,鸾凤“曾经”宿于松柏香叶之上。而“终经”却令人费解。陶今雁把“苦心岂免容蝼蚁,香叶终经宿鸾凤”翻译为“柏树的心虽苦,还不免受到蚂蚁的蛀蚀;而柏叶气香,却终能得到凤凰的喜爱。”柏叶有香气,自然会为鸾凤所喜,为什么要用“却终”这种转折性词语呢?

 

参考文献:

[1](清)蘅塘退士辑:《唐诗三百首注疏》[O],清道光十四(1834)立言堂刻本,卷227-28页。

[2](清)陈伯英补注:《唐诗三百首补注》[O],清光绪十一年(1885)四籐吟社重刻本,卷224-25页。

[3](清)子墨客卿校:《唐诗三百首》[O]清光绪十六年(1890)石渠山房刻本,卷225页。

[4]朱麟注:《(注释作法)唐诗三百首》[M],上海:国学整理社民国二十五年(1936)版,第33页。

[5]梦花馆主注:《(白话注释)唐诗三百首读本》[M],上海:广益书局民国二十四年(1935)版,第54页。

[6]金性尧注:《唐诗三百首新注》[M]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,第79页。

[7]邱燮友注:《新译唐诗三百首》[M],台北:三民书局1988年版,第92页。

[8](宋)王洙辑:《杜工部集》[O],宋刻本,卷46页。

[9](宋)姚铉辑:《唐文粹》[O],宋绍兴九年(1139)临安府刻本,卷17上第8页。

[10](宋)姚铉辑:《唐文粹》[O],元翻宋小字本,卷17上第8页。

[11](宋)姚铉辑:《唐文粹》[O],四库本,卷17上第8页。

[12](宋)姚铉辑:《唐文粹》[O],清光绪庚寅杭州许氏榆园校刊本,卷17上第8页。

[13](清)康熙御定:《御选唐诗》[O],四库本,卷97页。

[14](清)仇兆鳌注:《杜诗详注》[O],四库本,卷1572页。

 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